经营分析
仍处产能释放周期,T3适应性改造继续扩大产能:2017年公司起降架次34.04万次,旅客吞吐量4561.07万人次,分别同比增长6.8%、8.7%,上市机场公司中,流量增长仅次于白云,高峰小时航班容量51架次,仍处于产能释放周期。公司为适应未来T3+卫星厅建设,于2017年10月启动T3航站楼适应性改造项目,投资6.3亿元,预计2020年完工,可满足陆侧5200万人次和空侧30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,产能持续扩大。
航空主业重回高增长,增值服务稳步推进:2017年,航空主业实现营收26.3亿,同增12.2%,增速提升6.0pct,并且毛利率21.1%,提升4.0pct,主要由于:1)内航内线航班收费标准提高;2)国际线收费标准较高,其占比提高,利好主业盈利能力;3)完成了进境免税店及86个商业网点招商。与此同时,公司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稳步增长,营业收入4.4亿元,同比增长7.3%,营业利润3.5亿,占比总体营业利润44.1%,同比增长11.0%。
现金流入充足,加速推进国际化:公司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0.8亿元,大幅高于净利润,现金流健康,预计改造T3等资本开支公司完全有能力通过自有资金解决,并且产能充足,近期并无重大资本开支安排。公司依托深圳“特区、湾区、自贸区”三区叠加的独特区位优势,国际化战略布局加快推进,向国际航空枢纽迈进。2017年国际(不含地区)定期客运通航城市36个,国际旅客吞吐量295.41万人次,同比增长32.4%,占旅客吞吐量6.5%,提升1.2pct。由于国际线收费标准高,看好公司国际化进程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。
投资建议
深圳机场作为“十三五”规划的“国际航空枢纽”,看好其国际化发展势头;国内航线占比超过90%,内航内线提价业绩弹性正在释放,近期暂无重大资本开支,现金流健康,安全边际显著。预计2018~20年EPS分别为0.39/0.46/0.55元,对应PE分别为22/18/15倍,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
航空需求下滑、国际化推进不达预期、突发事件等。